课题名称 |
负责人 |
开题时间 |
结题时间 |
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、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原理(项目) |
江桂斌 |
2009年1月 |
2013年8月 |
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(项目) |
傅伯杰 |
2009年1月 |
2013年8月 |
京津渤区域复合污染过程、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修复原理(项目) |
曲久辉 |
2007年5月 |
2011年8月 |
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安全、演变趋势与控制原理(项目) |
江桂斌 |
2003年11月 |
2008年8月 |
饮用水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(课题) |
马梅 |
2007年9月 |
2012年12月 |
环境效应综合评价(课题) |
刘国华 |
2007年6月 |
2011年12月 |
复合污染胁迫近海生物毒理监测的新方法研究(课题) |
汪海林 |
2007年5月 |
2012年11月 |
区域复合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、预警与调控策略(课题) |
吕永龙 |
2007年5月 |
2009年12月 |
湿地系统水环境功能退化及综合修复机理(课题) |
杨敏 |
2007年1月 |
2011年12月 |
水分驱动下的:恿饔蛏荼浠朴胄薷椿恚翁猓 |
欧阳志云 |
2007年1月 |
2011年12月 |
典型生态系统的水生态服务功能及恢复机理(课题) |
王效科 |
2007年1月 |
2011年12月 |
湿地系统生态需水动力机制及整体模拟(课题) |
郭良宏 |
2006年9月 |
2011年12月 |
秸秆发酵剩余物定向转化新途径(课题) |
白志辉 |
2006年1月 |
2007年12月 |
主要污染物的转化、传递和积累过程及作物产地环境安全(课题) |
贺纪正 |
2005年12月 |
2007年12月 |
典型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、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协同提高的调控途径(课题) |
陈利顶 |
2005年10月 |
2010年12月 |
城市生态工业复合体系理论与方法研究(课题) |
杨建新 |
2005年10月 |
2009年12月 |
土-水系统对酸沉降的响应与临界负荷研究(课题) |
张晓山 |
2005年7月 |
2010年12月 |
地-气物质交换及大气复合污染对地表生态系统的影响(课题) |
郝郑平 |
2005年1月 |
2008年12月 |
生态互联网的理论与模型(课题) |
施晓清 |
2005年1月 |
2008年12月 |
稀土-金属催化材料的功能调控及在移动源尾气净化中的作用(课题) |
贺泓 |
2005年1月 |
2007年12月 |
稀土-多孔催化材料的组装及在有机废气净化中的作用(课题) |
郝郑平 |
2004年1月 |
2007年6月 |
湖泊富营养化与水华形成机理(课题) |
潘纲 |
2003年1月 |
2008年12月 |
土壤复合污染过程、形成机制及其生态效应(课题) |
朱永官 |
2003年1月 |
2006年12月 |
基于生态用水的植被恢复格局(课题) |
马克明 |
2003年1月 |
2006年12月 |
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循环周期与库存功能研究(课题) |
刘国华 |
2003年1月 |
2006年12月 |
北京城近郊松散沉积物环境污染时空演化、自净能力和累积效应(课题) |
徐晓白 |
2002年1月 |
2006年12月 |
官厅水库/永定河段水体污染形成机制原理(课题) |
单孝全 |
2000年1月 |
2007年12月 |
区域产业结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(课题) |
陈利顶 |
2000年1月 |
2006年12月 |
区域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(课题) |
傅伯杰 |
2000年1月 |
2006年12月 |